长秋乡 - 乡镇概况

长秋乡实现村村通水泥路,村村通电话,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乡,农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,形成了以种植桔柑、柚、杂柑为主的水果之乡,全乡共种植柑桔、柚、杂柑11000亩,年出栏生猪13140头,肉兔12万只,养殖“跑山鸡”5万只,逐步形成以“跑山”系列为主的畜禽产品基地,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进一步凸现。
在推进城乡一体化,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,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,长秋乡党委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、十

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,蒲江县长秋乡创新工作机制。该乡推行村级干部驻班制,为增强服务功能,方便群众办事进行了有益探索。据悉,长秋乡此举下一步将在蒲江县更多乡镇逐步得到推广。
制度严纳入年度考核:驻班制对长秋乡村干部驻班时间、当班责任、值班纪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:各村村干部周一至周五上午9:00—12:00,下午2:30—6:00,晚上8:00到次日凌晨8:00轮流值班,周六、周日及节假日挂牌值班;建立和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代办点,值班人员负责来人、来访、来电的接待处理和远程教育播放,村办公室财产安全以及公共场所卫生,并做好当班记录,重大事情和突发事件按程序及时上报处理;结合实际情况,给予村干部适当的值班和通讯费补贴政策。乡党委、政府将对驻班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,并将检查情况列入年度村级目标考核。
制度好群众办事方便:在驻班中,诸如协调邻里矛盾、法律政策解答、种植技术解答等等都会遇到,而村民们也能够方便地得到答案。驻班制虽然才实行几天,群众的好评却不断。“驻班制施行后,老百姓办事情方便多了,连晚上有事情都可以找干部们帮忙。”长秋乡古佛村村民纷纷说。
长秋乡 - 科学养殖
在长秋乡开源村,一排即将建好的“猪公馆”很有“排场”,几名工人正冒着寒风紧张地施工。主人李军的爱人爽声说道:“猪太多,圈舍不够,必须快点建好啊。”李军今年从巨丰食品公司引入的20头三元杂交良种母猪不

长秋乡 - 果树改良
忍一时之痛,可赢长久之利。作为一个纯农业山区乡镇,长秋乡人知道只靠种粮食是没有出路的,而想靠现有的落后水果品种致富也是行不通的,因而必须走以市场为向导,以科技为支撑,充分利用山区条件优势,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的道路。为此,乡党委、政府在提高原有协会管理、抓好服务水平的同时,精心筹建了长秋乡果品协会和高韩村分会,抓好“公司+协会”和“支部+协会”工作,为农户提供最大程度的优质服务,大力倡导优质水果品种的栽培和对既有落后品种的改良。仅今年,全乡新栽的天草、不知火等优质杂柑就达3000多亩,高改1

思想较开明,积极响应乡党委、政府号召的古佛村村民王章华,2008年就已尝到了甜头。在他家那一大片果园里,挂满枝头的果子特别耀眼,这可是优质杂柑“不知火”。徐安金高兴地说:“他家今年一定会大丰收,象他这样,人无我有,人有我先,必然会成为赢家。”
然而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王章华那样思想开明,要让他们弃粮植果和高改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。因为一旦如此,他们将面临二、三年无收的情况,对于家境本不富裕的农户来说,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情。虽然工作开展十分艰难,但是长秋乡的干部们却没有就此放弃,而是一次又次的开会宣传,一次又一次走村串户耐心劝说,使广大群众渐渐接受了新的生产理念。
为了解决农户短期无收的情况,领导干部们又想到了新法子,鼓励农户在果园里见缝插针,套种蜜本南瓜、榨菜、豌豆等,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。按春种南瓜每亩收入600元、秋种榨菜每亩收入400元计算,也比种粮食划算。
在长秋乡,弃粮种果树,并不仅是“收入上的突破”,还可以减少人与水的接触机会和钉螺的繁殖条件,从而减少人患血吸虫病的机会。这,也正是乡党委、政府痛下决心发展水果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长秋乡 - 技术培训
一花独放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满园。长秋乡仅有少数的人懂技术,无法满足全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,也无法保

长秋乡 - 发展基础
在基础设施建设上,长秋乡也没少花功夫。今年,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,他们多方筹集资金150万元,修建了长达9.3公里的水泥路,铺就了长达16.5公里的碎石路,值得百姓乐道的是,新修的到寿安的“便捷路”,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赶场交易。

长秋乡修建了673口沼气池,实施了“兴林抑螺工程”,进一步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,抑制了地方病的传播,提升了生活质量。在开源村10社范文华家,望着呼呼燃烧的沼气灶,他高兴地说:以前领导们来宣传,我还很怀疑。现在才知道,它不仅轻松、方便、卫生,还减少了弄柴的时间,早知道这么好,早就该修建了。基础设施的大力建设,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,为长秋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